1、1.政治方面。
2、①改革官制。
(资料图片)
3、在中央由皇帝的亲信尚书令、侍中、给事中、常侍等,在宫廷中参与决策,形成内朝;削弱丞相的权力;原来的中枢机构成为外朝,是执行机构,皇权得到加强。
4、②大量选拔人才,重视官吏的任用与考核,实行刺史制度,加强朝廷对地方官僚的控制。
5、汉武帝时,人才济济,有“匈奴不灭,何以家为”的霍去病,有猿臂善射、先后与匈奴七十余战、使其数年不敢犯界的“飞将军”李广,有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,坚持将冶铁、煮盐和铸铁收归官营,充实国家经济实力的桑弘羊,有历经艰辛,吞毡饮雪,持节不屈,出使匈奴十九年的苏武。
6、他选拔人才,不拘一格。
7、如身行俭约,轻财重义。
8、曾为狱吏的公孙弘,因尊儒的需要,拜为丞相;买妻耻樵的朱买臣,由严助推荐,任中大夫,出任会稽太守;(其故事京剧《夜梦冠带》或《马前泼水》刻画得较为生动)等等,不一而足,众星拱月,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得心应手。
9、③削弱王国势力,加强中央的权力。
10、④强化完善封建法制,打击豪强地主势力,维护封建社会秩序。
11、 2.经济方面。
12、改革币制,铸造五铢钱,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;盐铁官营,由国家垄断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;平抑物价,征收工商业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等等。
13、这些措施,加强中央财政大权,抑制了商人势力,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经济基础。
14、 3.军事方面。
15、出兵匈奴,改变了汉朝与匈奴关系中的被动地位。
16、汉高祖白登之战后,为休养生息与匈奴和亲。
17、文景时期此举依旧,并予馈赠。
18、但是,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,每次入塞,都要抢走人畜,毁坏庄稼,西汉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。
19、汉景帝时,由于经济接近了极盛时期,军事抵抗力逐渐加强了,匈奴只能“小人盗边”。
20、双方力量的对比,开始发生变化。
21、汉武帝凭借强大的经济、军事实力,从公元前133年开始,对匈奴进行长期的战争。
22、公元前119年对匈奴一战,具有决定性的作用。
23、此役后,匈奴主力向西北迁徙,汉军夺取了朔方以西至今甘肃张掖、居延间的大量土地,保障了河西走廊的安全,并移民屯田进行开发。
24、至此,北方边境地所受匈奴的威胁基本解除。
25、军事行动的同时,派张骞再通西域,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。
26、又进军南越,设置南海等九郡。
27、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疆城空前辽阔。
28、 4.思想方面。
29、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。
30、随着皇权的加强,经济实力的增强,疆域的扩展,思想上也有必要加强统一。
31、汉武帝不同于秦始皇采用焚书坑儒等强制性的手段,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,尊崇儒家学说,即位后首先进行的一件大事,就是召集全国文士,亲自出题考试,并且亲自阅卷选取春秋《公羊传》学大师董仲舒、公孙弘为首列,并拜公孙弘为相。
32、凡是士人和官吏,必须学习儒经才能得到使用和升迁,儒家从此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。
33、而且以其“大一统”的思想核心,成为一直维系国家统一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精神。
34、汉武帝还创建了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,确立了中国封建官学制度。
35、尊儒的同时,他还崇尚法制。
36、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,既给儒家以尊崇的地位,又给其他学派(如法家)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,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容忍多元文化并存的开明统治术。
37、尊儒尚法是他实行统治的根本思想。
38、 汉初七十年的历史,是社会经济从凋敝走向恢复和发展的历史,也是中央集权逐步战胜地方割据的历史。
39、在经济繁荣与政治巩固的基础上,汉武帝推动西汉进入全盛时期。
40、 评价汉武帝 功: 政治:①地方实行刺使制度,利于对地方的管辖,加强中央集权,维护国家统一。
41、(《古代史》p35) ②汉武帝颁布“推恩令”和“附益之法”,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,巩固了国家的统一。
42、(《古代史》p35); ③推行察举制,利于选拔人才,扩大统治基础。
43、(《古代史》p35) 经济: ①把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,统一发五铢钱,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;(《古代史》p31) ②平定物价、征收工商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。
44、(《古代史》p31) ③重视兴修水利,治理黄河。
45、(《古代史》p37~28) 思想文化教育: ①采纳董仲舒建议,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。
46、”使儒家从此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。
47、(《古代史》p31) ②在长安创办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。
48、(《古代史》p31) 军事外交: ①派卫青、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3次大战,重创匈奴。
49、(《古代史》p41) ②派张骞出使西域,带回了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,密切了和西域的关系,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,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,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。
50、(《古代史》p42) ③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,加强对西南夷边疆地区的管辖(《古代史》p43) ④在南越(两广地区)设南海等九郡,进行有效的管辖(《古代史》p43) ⑤和日本、朝鲜交往。
51、(《古代史》p44) 不足: ①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。
52、”的文化专制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。
53、 ②好大喜功,连年发动对匈奴的战争,虽然是匈奴再不能与西汉抗衡,保护了中原农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,但巨额沉重的军费,增加老百姓的负担。
54、 汉武帝一直以来都是一位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。
55、对他的评价有褒有贬,有人说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,也有人说汉武帝在他当政之时犯下许多过错。
56、本书从一波三折的急储历程开始,到“金屋藏娇”,到抗击匈奴,到开疆拓土,到巫蛊之祸,展现了汉武帝波澜壮阔的一生。
57、 汉武帝的人生充满矛盾。
58、他爱民如子,同时杀人如麻;他用剑犹如用情,用情犹如用兵。
59、在中国历史上,不乏英雄、伟人、壮士、志士和圣者;他励精图治,苦铸大汉版图,他重用人才,李广、霍去病驰骋汉场,荡平匈奴,铲除边关大患,他深谋远虑令人叫绝。
60、汉武帝的雄才大略,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。
61、 汉初,因连年争战人口减少,生产力不足,但经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之后,中国的国力已达巅峰.汉武帝继位后,着手开始解决北方的匈奴的威胁.重用名将,霍去病,卫青,李广等,加上张骞的外交,在国际舞台迅即揭起.经三十年的经营.基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威胁.而且已俨然成为东亚的霸主. 在当时,中华的地位如日中天.公元前二八年,北匈奴杀中国使节,八年后,中国西域总督府副校尉陈汤利用西域各国的军队,和囤在西域的汉军,对北匈奴发起攻击,终于一举消灭北匈奴.陈汤在向中央陈述发兵的理由说:"犯强汉者,虽远必诛."如此气概,现在的中华儿女也应汗颜. 武帝是位富于创新、开拓、进取的人。
62、他在位的半个多世纪中又处在充满生机活力的改革与发展时代。
63、汉武帝本人也是个富于创新精神的人,所以那个时期有许多创设。
64、 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,先是六年一个年号,后来四年一个年号。
65、 2、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、颁布太初历的皇帝,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,一直用到现在。
66、 3、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《史记》,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。
67、 4、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《舆地图》,元狩四年四月丙申,“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……奏舆地图,请所立国名。
68、”《汉书•武帝纪》载元鼎六年秋“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”,注引臣王赞曰:“浮沮,井名,在匈奴中,去九原二千里,见汉舆地图。
69、”据颜师古说,臣王赞生活的时代“在晋初”。
70、这说明汉代的舆地图晋初臣王赞还见过。
71、这也说明汉代已明确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地域概念。
72、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。
73、 5、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,武帝亲自策问,选拔人材做官。
74、后世科举之制始此。
75、 6、汉武帝尊儒术,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。
76、 7、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,复其身;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,可受业如弟子。
77、经考试,能通一艺以上,可用作官吏。
78、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。
79、 8、汉武帝在尊儒术时,又“悉延(引)百端之学”,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,又兼用百家的格局。
80、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。
81、 9、元封二年(前109),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。
82、自秦统一后,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,这是第一次。
83、 10、汉武帝时推广耧车(土法播种机)下种,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。
84、 1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,打通了丝绸之路,促进了中、西双方的经济、文化交流。
85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。
86、 12、汉武帝元封六年(前105)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。
87、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。
88、 13、在轮台、渠犁屯田,并置使者、校尉。
89、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屯田。
90、 14、汉武帝时用井渠法作龙首渠,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,并进而入波斯等地。
91、 15、从西域引进葡萄、苜蓿种植,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———天马,西域的乐曲、魔术传至中国,中国的铸铁技术、丝织品、漆器传至大宛等地。
92、 16、汉武帝外施仁义,实行德治;同时又重视法治,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。
93、这在历史上也是首次。
94、 17、元封五年(前106),为加强对地方官吏和豪强的监察,置十三州部刺史,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。
95、 18、为加强皇权,改革丞相制度,设立中朝(内朝),对后来的丞相制度演变发生了重大影响。
96、 19、元鼎二年(前115)禁郡国铸钱,专令国家所属上林三官铸钱,非三官钱不得流通,郡国以前所铸钱皆废销。
97、从此国家垄断了铸造钱币的权力,对后世影响重大。
98、 20、汉武帝通过大量移民在西北边郡屯田,这对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、经营西域起了重大作用。
99、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,曹操在《置屯田令》中曾说“孝武以屯田定西域,此先代之良式也”,就说明了这一点。
100、 2汉武帝时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。
101、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过任子制度使子孙当官;有钱人可通过“赀选”当官;先贤的后裔可以受照顾,如贾谊的两个儿子就被关照当了郡守。
102、然而,尤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才是举、不拘一格。
103、如皇后卫子夫是从奴婢中选拔出来的。
104、卫青、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的。
105、而丞相公孙弘、御史大夫儿宽,以及严助、朱买臣等人都是从贫苦平民中选拔上来的;御史大夫张汤、杜周和廷尉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拔出来的。
106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任用的一些将军是越人、匈奴人。
107、而金日石单这样一位匈奴的俘虏在宫中养马的奴隶,竟然与霍光、上官桀一齐被选拔为托孤的重臣。
108、这些情况说明汉武帝选拔人才是不受阶级出身与民族差别限制的。
109、然而,这不是说汉武帝用人没有标准,标准还是有的,标准就是“博开艺能之路,悉延百端之学”,“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,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”。
110、这就是说,只要愿为汉朝事业奋斗,有艺能、有才干的人,能为将相和可以出使遥远国度的人都可任用。
111、一句话,用人的标准是惟才是举。
112、正因如此,汉武帝时人才济济。
113、班固就惊叹地说:“汉之得人,于此为盛!”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值得认真研究的。
114、 22、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。
115、 23、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———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,为此又在今内蒙筑受降城。
116、武帝生前虽未达此目的,但在宣、元时期,匈奴归服汉朝为藩臣。
117、 24、李广利伐大宛后,西域南道诸国多臣服于汉,汉宣帝神爵二年(前60),匈奴日逐王降汉,匈奴不敢争西域,罢僮仆都尉。
118、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,管理西域南、北道诸国,西域诸国臣服于汉。
119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。
120、 25、汉武帝平定南越后,首次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、珠崖郡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