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,民航运输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,无论是广大消费者还是政府相关部门,都应对民航业的恢复抱以更多信心。
(相关资料图)
对于全球民航业来说,前两年的日子并不好过。一方面,各大航司干线客机使用率急速下降,不少平时无比繁忙的客机机队也陷入了困境;另一方面,多家航空上市公司披露的业绩普遍亏损,部分航司的亏损超百亿元。
不过今年以来,文旅消费需求的改善为民航业复苏创造了良好条件。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公布的数据,春节7天,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.08亿人次,同比增长23.1%,随着文旅消费信心的修复,将带动交通、餐饮、住宿、大消费等广泛领域更快复苏。
今年春运期间,民航运输旅客5523万人次,日均客运量138万人次,较去年春运期间增长39%,恢复至新冠疫情前(2019年)的76%;平均客座率为74%,同比提高10%。在经历了3年低位运行后,民航业驶入了安全有序复苏的航道。
具体来看,从1月18日至2月5日,与2022年同期相比,国航国内航线客座率提升了12%,运输旅客人数提升了89%;国际航班客座率提升27%,运输旅客人数提升超7倍。机队日利用率同比提升0.43小时/架日,环比去年12月提升2.8小时/架日。
这样的成绩无疑给了广大民航从业者更多前行的动力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、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对记者说:“今年春运,春秋航空一天内已经有380多个航班,恢复到了2019年同期的88%,票价也超过了2019年同期,客座率达到将近90%的水平,复苏迹象非常显著。”
全国政协委员、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也表示:“目前,吉祥航空客座率保持在80%以上,很多航线有爆满的趋势。”他认为,政策利好叠加春运出行需求集中释放,客流量快速恢复,这极大提振了大家对民航市场复苏回暖的信心。
记者查询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南航”)发布的数据发现,2023年2月,南航及所属子公司客运运力投入(按可利用座公里计)同比上升27.51%。其中国内、地区、国际分别同比上升19.99%、379.89%、317%;旅客周转量(按收入客公里计)同比上升43.04%。
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东航”)发布的运营数据同样令人惊喜。2月,东航客运运力投入(按可用座公里计)同比上升26.08%,其中国内、国际、地区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分别同比上升19.35%、425.99%和104.99%;旅客周转量(按客运人公里计)同比上升43.47%。
“东航主要复航上海-莫斯科、上海-马尔代夫、上海-金边、上海-迪拜、无锡-香港等航线。近期,我们还会重点加密上海至墨尔本、悉尼、阿姆斯特丹、新加坡、吉隆坡、香港等航线。”东航相关负责人介绍说。
值得注意的是,民航业的复苏,让多家机构看好民航板块的投资机会。国金证券表示,民航恢复趋势向好,静待板块业绩反弹。未来两年运力增速放缓较为确定,中国民航需求具备韧性,届时供需缺口显现,票价有望上行,航司业绩将大幅反弹。
“继续看好我国民航供需反转方向。”国信证券则表示,当前国内航线航班量已经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,并有望于2023年夏秋换季后进一步放量;国际(含港澳台)航线客运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20%左右,并将持续加班。此外,春节后公、商务客流持续增长,叠加发改委限折令发力,民航国内航线运价保持强势。
同样复苏的还有各地的各大机场。广州白云机场2月起降约3.4万架次,同比增长11.52%;旅客吞吐量460.37万人次,同比增长41.41%。其中,2月地区航线旅客吞吐量增长2318.6%,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增长535.2%,增幅显著。旅客吞吐量恢复至2019年2月的八成,货邮吞吐量较2019年2月实现了36.27%的增长。
今年前两个月,云南机场集团完成运输起降7.8万架次,旅客吞吐量978.3万人次,货邮吞吐量5.7万吨。集团旗下西双版纳机场、大理机场、芒市机场主要生产指标均已超过2019年水平;沧源机场、临沧机场货邮吞吐量超2019年同期1500%以上。
此外,在各地机场的建设工地上,建设者们也开足了马力,全力抢回被疫情耽误的工期。记者从广东机场集团了解到,总投资达537.7亿元的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东四、西四指廊今年将建成投产,T3航站楼主体结构、钢结构、幕墙将在年内开工,主体结构年内将完成80%。
在此前举行的2023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,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宋志勇表示:“今年,民航将按照安全第一、市场主导、保障先行的原则,在做好运行保障能力评估的基础上,把握好行业恢复发展的节奏,力争完成运输总周转量976亿吨公里,旅客运输量4.6亿人次,货邮运输量617万吨,总体恢复至疫情前75%左右水平,力争实现盈亏平衡。”
有分析指出,当前,民航运输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,无论是广大消费者还是政府相关部门,都应对民航业的恢复抱以更多信心。短期内航油成本或有所回落,人民币汇率或保持相对强势,国内民航业中长期供需关系将得到改善,民航业将迎来更好发展良机。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 来源:中国青年报
标签: